AI是大趋势,没人能阻碍它“侵入”人类世界的脚步。AI整顿职场,不放过任何职业。
今年2月,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上,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编程不再是一项关键技能,传统的程序员职业可能会逐渐消失!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句话本身没毛病——至少在过去十几年里,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众多领域里发展最好的,生命科技大幅改变了这个世界,生物制药行业的兴起更是给生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每年国际上最亮眼的科学成就中,生命科学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这里不做展开,大家自行百度。
可惜,21世纪并不是大多数生物人的世纪。一字之差,误了多少人。对比隔壁计算机类专业,待遇和发展可谓天差地别。很多人以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的意思是说,学了生物就能赚钱,可这句话并没有把生物学看成是一个职业,不是跟金融、唱歌、带货来比较,而是站在宏观视角上对于整个行业作出的论断。像黄仁勋这样的大佬,站得高,看得远,但未必适合替人做教育与职业规划。他的视野太宏大了,他是从整个人类、至少也是从产业发展和投资赛道的角度出发,面向整个世界说话,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说话。大佬也不是故意要误导你,但他的时间宝贵,没空去讲清宏观产业发展和个人职业选择二者的区别。
为什么计算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专业呢?主要原因是,当下,所有的领域都在向互联网上迁移,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深度结合计算机,并且结合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所以,那些搞懂了计算机的底层原理、善长使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人,仍然是抢手的人才。如果你除了搞懂计算机,还能研究两门跨学科的领域,比如财务、金融、法律、基因工程等等,有了计算机科学的底子,再深度入到其他应用行业,那就是降维打击。
此外,虽然在多轮迭代过程中,大模型算力所体现出来的“超级智力”已经足够惊艳,但下一次科技大爆炸尚未真正到来,人类科技仍处在瓶颈阶段。就中国而言,至少未来十年,我们还得继续加强芯片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在加快数字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空间也很大。这么一想,计算机专业能不重要吗?
有人会说,可互联网最好的风口已经过了啊,现在资本的宠儿是自动驾驶和新能源了,互联网的高薪时代结束了,再说干这一行还有996、35岁危机、职业病(颈椎病/腰椎病/视力下降/秃头等)、不好找对象等一大堆缺点。没错,大厂一年可以给新生30万,但是大厂一般要刷掉成百上千个人才招一个,哪那么容易进去?二三线小作坊5-6K的程序员多的是。
说实话,这些问题不少行业都存在,只不过计算机明显一点,毕竟技术发展快,关注度也高。更何况,只要你愿意努力,去一线城市打拼,就算进不了大厂,或者成不了一个公司的核心人员,一年也能挣个十来万,这已经打败了全国95%的人。
大佬讲的方向,是适合其他各个专业、包括资本去投入、去开发、去推进的,但不适合普通人选择它为专业方向。从过去、现在、到可预见的未来,生物专业依然会严重过剩,对口就业率低,行业薪资相对较低。至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因为生命工程产业前景很好,所以生物学专业从天坑专业突变为香饽饽专业”这样的趋势。
真正适合生物专业的,只有两种人:
第一种,怀揣高远理想的。任何人都可以。梦想为大,不需要理由。我们有个学生就坚定地选择了海洋生物学,苦口婆心跟她说过了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好,不管,就是喜欢。既然你实在喜欢,做好了吃苦和熬的准备,那就尊重你的选择!
第二种,高净值家庭的孩子。一来他们不必在意就业和薪水;二来他们熬得起,大力出奇迹,读到博士也能出头;三来他们更在意荣耀,选对前沿方向确实更容易得到荣耀。奔着改变世界的荣耀去的话,生物学可以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