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缘数据中心?
从集中式数据中心策略向分布式数据中心策略的转变与超大规模企业的趋势背道而驰,超大规模企业正在建设可容纳超过10,000个机架、容量超过80MW的大型数据中心。相比之下,边缘数据中心规模较小,容量从500kW到2MW不等。它们在尺寸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多功能性来弥补。它们几乎可以部署在任何地方:屋顶、极端地点以及农村、服务欠缺的地区。
模块化边缘数据中心的大小范围从壁橱到集装箱再到车库。它们的交钥匙设计意味着内置了安全和冷却等功能。它们可以快速启动和运行,其标准化设计意味着企业可以批量订购并在其全球足迹中部署兼容、可互操作的基础设施。
边缘数据中心的三个关键驱动因素
边缘数据中心的流行有多种原因,但关键驱动因素与其他几个重大技术趋势一致: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
1.物联网
在医疗保健、远程信息处理和制造等行业中,创建数据的端点数量以及实时处理的需求使得将数据来回发送到集中式数据中心成为一项成本高昂的提议。大约45% 的物联网数据已经在边缘进行处理,并且这一数字预计将继续上升。
随着数据量和速度的增加,将所有这些信息传输到云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的效率变得较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在边缘生成和处理,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可能会威胁传统网络。因此,边缘数据中心不仅可以促进实时物联网用例,还可以保护传统网络免受大量M2M 流量的影响。
例如,在制造业中,连接的传感器和机器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并且这些设备正在生成大量数据。借助边缘数据中心,制造商可以通过在本地处理数据来绕过延迟和拥塞问题,从而实现生产优化、预防性维护和实时决策,从而主动纠正可能扰乱即时供应链的问题。其他早期采用边缘数据中心的垂直行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金融和智慧城市。
2、人工智能
Edge AI 支持人群面部识别、自动驾驶车辆和实时健康监测等用例。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采用和向云的持续迁移超出了数据中心提供商的跟上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生成和消耗大量数据。问题在于,在集中式数据中心和边缘之间来回传输数据所涉及的延迟消除了实时功能,并且这种持续数据流所需的带宽增加了成本。
由于金融、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行业耗尽了可用的数据中心容量,主要市场当前和近期的数据中心容量无法满足需求。
边缘数据中心不仅可以作为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托管提供商根据需求快速部署容量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可以用来填补较小市场的覆盖缺口。
3、5G
乍一看,5G 似乎与边缘数据中心竞争,但两者更有可能相辅相成。 5G 是边缘数据中心分散式小型蜂窝网络的关键驱动力。该边缘数据中心网络为具有大量设备的用例提供低成本、低延迟的支持。
困扰实时物联网用例的相同问题也适用于5G,而边缘数据中心可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便捷方法。
RedCap会增加对边缘数据中心的需求吗?
5GRedCap的到来可能会进一步激励数据中心资源在边缘的部署。 Red Cap 最初在3GPP Release 17 中引入,针对目前依赖LTE Cat-4 或其他传统连接的受限设备。虽然成熟的5G 包含丰富的高级功能,但对于许多边缘设备来说这是多余的,而这些功能是有代价的。
尽管Red Cap 尚未获得批准,但预标准Red Cap 设备已开始投放市场,ATT、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公司已经在测试与Red Cap 兼容的设备。
Red Cap 提供比4GLTE 更好的峰值数据速率、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低的延迟,在世界许多地区仍然表现出色。它还旨在适应具有更简单无线电设计和更低功耗要求的受限设备。根据爱立信的研究,依靠RedCap可以将物联网设备的成本降低65%。
许多设备在4G 甚至3G 上表现良好,但它们的功能不足以承担全面5G 支持的额外成本。随着3G逐渐被淘汰,供应商希望红帽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推动落后者前进。 Red Cap 可以帮助巩固连接并成为通往完整5G 世界的终极门户。
先行者获得优势
在日本,5G 边缘数据中心连接已经在进行中。日本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IJ已部署边缘数据中心,帮助其提供端到端5G服务。 IIJ 一直在努力提供端到端5G 服务,因为对集中式数据中心的依赖造成了覆盖范围差距。端到端5G 要求基础设施部署在5G 天线附近,但许多天线站点对于成熟的数据中心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它们位于偏远地区或屋顶等受限地点。
这意味着流量必须返回到中央数据中心,或者基础设施必须部署在数据中心包的边缘,占用空间更小。 IIJ 开始基于澳大利亚边缘数据中心提供商Zella DC 的硬件构建混合5G-MEC(移动边缘计算)网络。 IIJ 表示,5G-MEC 现在提供的连接和基础设施将支持需要低延迟、可靠通信的应用,包括远程医疗、智能工厂甚至农业科技用例。
在澳大利亚,Afterpay 是一家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其扩张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需要扩展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才能跟上。该公司提供先买后付的支付平台,该平台依靠专有的决策引擎来近乎实时地确定零售客户的信用度。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Afterpay 与Digital Realty 合作部署边缘计算服务,为全球约450 名员工提供每年处理超过20 亿笔交易所需的低延迟、高可用性连接。
在中国,平潭海峡大桥的运营商正在部署Vertiv 的边缘数据中心来管理智能基础设施。这座桥长10英里,跨度为两层。顶层设计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双线一类铁路。由于这是一座跨海两用桥,运营商必须应对强风和海浪等问题,这意味着需要持续监控。平潭海峡大桥项目部署了维谛技术(Vertiv) 的智能通道边缘数据中心,帮助其监控状况、管理桥梁运营以及智能闸门系统等自动化运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6072.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我一直在想这些技术会怎么改变我们生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缘数据中心的概念一直很好奇,现在看起来未来真的来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三者结合确实很强大,可以带来很多创新应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缘数据中心能让我们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更方便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云计算有了新的理解,以前只知道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真的令人兴奋,想想未来各种智能化应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5G网络的部署越来越普及了,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也是跟上时代的脚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沿数据中心的出现会不会影响到现有的大数据中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详细介绍边缘数据中心的架构和技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5G和物联网不太了解,这个文章能给我科普一下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未来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会离不开这些技术的驱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边缘数据中心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很多创业机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一些实际案例,了解边缘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结合应用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缘计算的概念很新颖,让我对未来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技术的发展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比较专业,希望能有更通俗的解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数据中心和它们的运作原理一直很感兴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会面临哪些挑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科技的发展速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